站在巨人肩膀上-從商管師到顧問師

初來首阜任職,原以為商管師的工作就僅在執行盤點、查核服務等店鋪管理三方稽核的第一線基層角色,在職場展現的除了盤查SOP專業落實與忠實反映客戶門市現況等知識、態度與技能外,對於個人能力之提升,似乎須依靠公司另給予資源或個人努力進修而來。然而,歷練了五年商管師職務,我突然發現原來工作現場才是真正型塑首阜商管師能力躍進的殿堂!許多店鋪管理專業能力在淺移默化中竟悄悄地成為我們服務升級的軟實力;這一切全因首阜所服務的各型客戶據點數已逾一萬個所導致,商管師每日在不同客戶之不同據點中穿梭,執行最貼近店鋪管理核心的深層服務,閱歷絕對是歲月留下最佳的痕跡。
首阜商管師已經成了各型服務客戶店長的全方位顧問—尤其是統一超商的門市店經理總是開玩笑地說我們是包山包海什麼都愛管的企業,疑難雜症只要問首阜商管師就對了。這樣的抬愛其實對商管師而言,大家都知道,關鍵僅在於我們對門市優良案例的轉化推介而已。在每天每人平均至少兩家次、全年超過500個店次的店鋪盤查輔導過程中,首阜商管師的實戰經驗與專業養成場域規模其實是超越許多顧問同業的;而其中差別最大的是首阜商管師所給予門市的輔導建議,都是經過其他門市實務考驗的真實案例,不是來自於一般「顧問」的推測與想像。下一段舉一個我近日與統一超商門市互動的例子,便可以見到我生活在首阜這個大修煉廠的樂趣。
近年來每天踏入門市時,店長一見面總是心急著詢問門市缺人怎麼辦?---「我從大夜上班到現在、賣場人力不夠無法整理、找不到年輕人力來超商……」。聽門市店長無奈的陳述,可以了解在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的台灣,勞動力的獲取的確是艱難的。不過,我們卻也同時可以發現,儘管招聘不易,但仍有許多門市在人力管理上卻資源充沛、游刃有餘;而據我觀察,這些「兵強馬壯」的門市,在店長的用人技巧上,果然有其充滿哲學味道的一套,比如其中便包含有效率地彈性運用二度就業媽媽與中高齡人力的回流。
其實,每當我建議人力短缺的門市可以使用二度就業媽媽或中高齡人力時,大部份店長會立馬打槍---媽媽不耐操、配合度低、學習力慢、跟年輕人溝通會有代溝,有的甚至還認為聘請年輕帥美的員工可以招來更多的顧客……。對於這樣的認知落差,首阜商管師最好的方法便是分享其他門市的實戰經驗。許多成功的門市員工都做很久、平均年齡也大,這些門市的PT幾乎都是二度就業媽媽,在實務上可了解或許一開始訓練回流人力花的時間會比年輕人多一些,但她們的敬業精神不會輸給年輕人,甚至最後在工作熱情與能力上還超越了年輕人。即以首阜盤點隊成員本身而言,媽媽PT的組合配合度竟出乎意料地高,比如高屏區的首阜商管師總是帶著一群「拋家棄子」7天6夜的媽媽去金門外島盤點;數不清的日子在天還沒亮,就一起出發去來回兩百多公里的墾丁沿線作業;還有支援台東花蓮;以及讓她們「徹夜不歸」的IKEA夜盤。常聽人說有代溝,但她們總是對同仁噓寒問暖、關心早午餐,還能察覺同事的心情變化讓工作氣氛更好;而超商裡的媽媽PT也常能做年輕人不想做的事,她們讓門市環境整潔變得亮麗,顧客服務更有親和力,可以輕易地與顧客打成一片;尤其當門市臨時缺工時,在家裡的她們總是一通電話就立刻趕到。不管是首阜盤點成員或超商門市服務人員,由於二度就業者找工作不易,當被聘用時,總是比年輕人更珍惜工作。
這些運用回流人力的優良案例,常常讓門市缺人的店長越聽越有興趣,開始問起要去那裡尋找---透過職訓就輔單位、親友轉介,張貼海報、跨店人力共享……等,種種因門市條件制宜且已證明可行的方案,商管師總可以如數家珍地對症下藥給門市適切建議。而每當我們接到店長來電詢問有關對二度就業者勞健保加保事宜,發現店長接受我們的建議時---尤其到了盤點現場,當門市店長急著跟我們分享,二度媽媽比年輕人好找、有禮貌,有效解決門市人力問題等回饋後,不僅店長生活作息變好了,連我們的心情也舒暢了。
為門市提供優良人力案例僅是首阜商管師輔導門市的一小例子,其他在存貨管理、盤損盈控制、表報作業、門市形象、商品鮮度等等各項專業領域,更是不在話下。在首阜服務各型客戶超過一萬個據點之資源挹注下,每一位商管師都因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達到顧問師的服務功能,給顧客最佳的附加價值。